看美国(续2)

2025-03-30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这两天传了劲爆新闻:英国首次把国会大厅用作了穆斯林的敬拜场所!英国首相斯坦莫的国会演讲,其跪舔伊斯兰的言论,真让人毛骨悚然。他甚至高调宣称,他们已经成功地将许多传统的教堂,变成了清真寺!最不可思议的是,作为圣公会的最高领袖英国王,却对这一切事采取默认态度!所以我们看到大英帝国伊斯兰化正在加速进行中。这不仅仅是在英国,许多西方国家都在此进程中。
我们在前面的内容中说过,美国是从欧洲脱颖而出的一个新生国家。她的最早期主要人民是被称为“清教徒”的人。这个国家创造了当今世界的奇迹,迅速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这当然是上帝的作为。这似乎使我们看到,欧洲的教会已经腐败了,难以完成普世宣教的大使命了。于是神兴起一个新的国度,赐给他们极大的能力,让他们来完成向普世宣教的使命。正是因为这荣耀的使命,欧洲强大过,美国现在还是最强大的。然而,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强大正在走向强弩之末!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中间教会的腐败。正如当年上帝藉先知耶利米对将要灭亡的犹大和耶路撒冷所宣告的说:“你自己的恶必惩治你,你背道的事必责备你;由此可知可见,你离弃耶和华你的神,不存敬畏我的心,乃为恶事、为苦事。这是主万军之耶和华说的。”(耶2:19)而导致欧洲、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走向败坏堕落的关键,就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上次我们已经简单介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本质。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启蒙运动。维基百科中是这样介绍启蒙运动的:
受科学革命影响,人们试图运用科学及理性的角度,去建立政治或社会制度的通则(美国政府建立的基础)。理性的使用及力量在西方可追源至古希腊哲学,然而在罗马帝国混乱年代时基督教的兴起,发展出的经院哲学则将理性臣服于启发宗教精神和揭示基督教真理的工具,使中世纪的欧洲的知识及政治方面,基督教思想看似坚不可摧;然而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新教改革等等的对基督教思想的挑战,产生各方面的在理性与知识上的重要转变:
一方面人文精神孕育实验科学(包括弗朗西斯·培根、哥白尼、伽利略和笛卡尔),还有数学思考的严谨性(莱布尼兹和牛顿) ;
另一方面,罗马天主教会的单一权威同时面临两个挑战:一为新教改革,二为文艺复兴从古典文化中发掘的“人有创造能力”概念;因此,迈向真理的道路就渐渐不是基督教思想以神为主,而是如路德、培根、笛卡尔等人所相信的,是得运用人类理性。不管是科学中的托勒密或精神上的罗马天主教会,这些原公认的知识、哲学、神学权威都得要面对人类思想独立自由的挑战及探索。
因此,不难看出,所谓的启蒙,就是告诉人们,你们被教会骗了,相信什么上帝,你们都被变成了宗教奴隶;其实你们自己是有智慧有能力来解决一切问题的。简单说就是在宗教的欺骗中人变得愚昧无知,依靠自己的智慧才是出路。所以要造反,要自由,要解放!这就是启蒙运动的本质。所以维基百科是这样说的:
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又称理性时代(Age of Reason),指一场在17世纪及18世纪于欧洲发生的哲学及文化运动。该运动相信理性发展知识可以解决人类实存的基本问题。人类历史从此展开在思潮、知识及媒体上的“启蒙”,开启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发展历程。德意志哲学家康德以“敢于求知”的启蒙精神来阐述人类的理性担当。他认为启蒙运动是人类的最终解放时代,将人类意识从不成熟的无知和错误状态中解放。
启蒙时代不同于过往以天主教神学权威为主的知识权威与传统教条,而是相信理性并敢于求知,认为科学和艺术的知识的理性发展可以改进人类生活。承接17世纪的科学宇宙观及以理性寻找知识的方法,启蒙运动相信普世原则及普世价值可以在理性的基础上建立,对传统存有的社会习俗和政治体制以理性方法检验并改进,产生出启蒙时代包含自由与平等概念的世界观。
从以上的介绍,我们已经不难看出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这两个影响当今世界思想潮流的大运动的撒但本质了。美国政府正是这两个运动的产物!
很可惜的是,很多基督教会的改革者们,也受到了这两个运动的影响,接受了他们大量的所谓哲学思想,在治理教会,建立神学思想等方面,大量采用那些本来并不源于圣经的原则。这大概因为与反天主教的教权思想,似乎有着共同的敌人,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朋友。结果,脱离了天主教的火坑,却跳入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火海!所以,人文主义思想充斥在改革后的教会中,最关键的就是反权威思想。这使得以解放神学为基础的新神学,在教会中迅速蔓延,一发而不可收,直到今日。这是教会的悲剧、欧洲的悲剧、美国的悲剧,更是世界人类的悲剧。(未完待续)

(张但理牧师)

看美国(续1)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从上周开始,我们以“看美国”为题用每周牧函》对进行系列分析,使我们或者能对美国有一个较客观真实的认识;这也是我们组织此次北美之行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要讨论美国呢?因为她可能与我们基督徒的信仰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发现很多基督徒的信仰要么仅关注过去,关注在两千年以前的事;要么强调未来,关注将来的天堂;要么同时关注过去和将来,但就是不“关注”当下,因为可能因观点的不同而产生争议。不难看出,这样的信仰至少是不完全的。从常理说,关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学习历史和研究未来,其最终目的岂不都应当是为了指导当下吗?《圣经》的启示当然也是这个目的。

从诸多《圣经》的预言,结合当下世上所发生的事,使基督徒公认现在已经到了世界末期的时候了。特别是当以色列复国,这样不可辩驳的标志性事情的发生,就更使我们可以确认这一点。有关这方面,圣经《启示录》中给了我们许多重要的提醒。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又有第三位天使接着他们,大声说:‘若有人拜兽像,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这人也必喝神大怒的酒,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直到永永远远。那些兽像,受它名之印记的,昼夜不得安宁。’”(启14:9-11)这段经文是关乎人的灵魂归属并永恒去向的问题,因此也特别值得关注。既然这件事这么重要,我们当然应当把它弄明白了。当然,要不拜兽和兽像,先要弄清楚的是这个兽指的是什么。就这个问题,《圣经》给了我们一些可供研究的线索。

首先,依据《但以理书》,“兽”是用来比喻世上出现的那些超级大帝国的。《但以理书》第七章描述了四个从海中上来的大兽:狮子(代表新巴比伦帝国)、熊(代表波斯帝国)、豹(代表希腊帝国)、第四个强壮而可怕的怪兽(代表罗马帝国)。而《启示录》所说的横行在末世的那兽是这样描述的:“我所看见的兽,形状像,脚像熊的脚,口像狮子的口。”(启13:2)不难看出,这头在时间末了出现的兽,具备过去所有大帝国的特征,但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形状像”,这显然是指希腊帝国说的。

《启示录》给我们提供的另外一个线索就是三次重复强调的:“你所看见的兽,先前有、如今没有,将要从无底坑里上来,又要归于沉沦。”(启17:8,11)我们知道,老使徒约翰写《启示录》的时候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在罗马之前,按《圣经》的启示,曾经出现过的五个超级大帝国,即:古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波斯和希腊。而在当今时代,在这些帝国中又得到复兴复活并影响全世界的,就只有希腊

在上周牧函我们提过,影响当今世界、也是影响美国的最重要思想,来源于两个发自欧洲的“文化运动”,即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我们来看一下维基百科对这两个运动是怎么说明的:

一、“文艺复兴”(Renaissance) 指的是一个文化运动,发生在欧洲在14-16世纪间。它先在意大利半岛,其后传播至全欧洲。文艺复兴结束中古时期并开始了欧洲的近代时期。在这时期,人民受人文主义所影响。他们相信人的价值比宗教紧要。他们对希腊及古罗马的艺术及学习有兴趣。他们开始欣赏他们身边的美丽事物。他们相信道理及问不合理的问题。他们挑战旧的意见及教会的教导。很多的重要的科学发现及发明产生了。

文艺复兴这场文化运动对近代早期欧洲的学术生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它从意大利兴起,在16世纪时已扩大至欧洲各国,其影响遍及文学、哲学、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知识探索的各个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人文主义的方法,并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情感。

从上面的陈述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就是一个以“人文主义”为本,藉着复兴古希腊文化,特别在艺术方面,从而“挑战教会”。这个运动是具有划时代的巨大影响力的,以致于维基百科说:“文艺复兴结束中古时期并开始了欧洲的近代时期”。

事实上,古希腊帝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其文化影响巨大。后来的罗马帝国,虽然政治、军事、经济、疆土都很巨大,但其文化却沿用了希腊文化。因此,我们的《新约圣经》虽是罗马时代写成的,但使用的却是古希腊语。而古希腊文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概括起来说就是她可以给人提供肉体和精神上的“高级”享受。因此,文艺复兴之所以能形成一个影响世界直到今日的运动,概况起来可以归结于一个字:“美”。

比如,人的裸体本来是不可以展示在众人面前的(有关这个,只有《圣经》说明了其原因,参考《创世记》第三章)。然而却在冠以“人体美”之后,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公然展示了!(未完待续)

往年慕道班

2023年圣地行前慕道受洗班

2023-09-17

2021-2022年福音聚会信息

日期 课程标题
2022-04-03 2022-04-03 因信称义
2022-03-06 2022-03-06 认识基督(二)
2022-02-27 2022-02-27 认识基督(一)
2022-01-30 2022-01-30 认识圣经(上)
2022-01-23 2022-01-23 了解人类历史的开端
2022-01-16 2022-01-16 认识人类的起源
2022-01-09 2022-01-09 认识神的创造
2021-12-12 2021-12-12–福音性聚会(一)
2021-03-28 慕道洗礼课(三)
2021-03-21 慕道洗礼课(二)
2021-03-14 慕道洗礼课(一)

2019年慕道班

 日期 课程标题
2019-08-25 第十五课:圣徒的盼望
2019-08-18 第十四课:圣徒的盼望
2019-08-11 第十三课:认识教会
2019-07-21 第十二课: 因信称义
2019-07-14
第十一课:基督的再来与我们的盼望
2019-06-30
第十课:复活的主与我们现在的生命关系
2019-06-23 第九课: 复活的主与我们现在的生命关系
2019-06-15
第八课: 耶稣基督的生平
2019-04-21
第 七课:基督的受难与复活
2019-04-14
第六课:道成肉身的耶稣
2019-04-07
第五课:认识圣经
2019-03-31
第四课:人生的起源
2019-03-24
第三课:世界的起源
2019-03-10
第二课:正确信仰的建立
2019-03-03 第一课:了解我们所传的福音

 

2018年慕道班

 日期 课程标题
2018-06-10 第十五课:教会认识
2018-06-03 第十四课:因信称义
2018-05-27 第十三课:基督的复活与我们的盼望
2018-05-20 第十二课:认识基督(下)
2018-05-13 第十一课:认识基督(上)
 2018-05-06 第十课:认识人性及需要被拯救的地位
2018-04-22 第九课: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
2018-04-15 第八课:了解神的救赎计划
 2018-04-08 第七课:了解灵界与人类的关系
2018-03-25 第六课:人生的开始
2018-03-18 第五课:了解起初神的创造
2018-03-11 第四课:了解起初神的创造
2018-03-04 第三课:了解神的启示
2018-02-25 第二课:启示之光
2018-02-18 第一课:福音导入

2017-2015年慕道班课程信息未记录。

2014年慕道班

第一课  福音导入     第二课  新酒与旧皮袋     第三课  启示之光       第四课  圣经概要     第五课     第六课  认识真神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2013年慕道班

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     第十三课     第十四课     第十五课     第十六课     第十七课     第十八课     第十九课     第二十课

2012年慕道班

课程 在线收听 下载
第一课 福音导入
下载
第二课 新酒与旧皮袋
下载
第三课 认识圣经(上)-启示之光
下载
第四课 认识圣经(下)-圣约概要
下载
第五课 认识真神(上)-神的存在
下载
第六课 认识真神(下)-神的本性
下载
第七课
第八课 了解神的创造(下)-人类特殊的被造
下载
第九课 认识人生
下载
第十课 普世宗教概览与分析
下载
第十一课 神救赎的计划
下载
第十二课 认识基督(上)
下载
第十三课 认识基督(中)
下载
第十四课 认识基督(下)
下载
第十五课 因信称义(上)
下载
第十六课 因信称义(中)
下载
第十七课 因信称义(下)
下载
第十八课 基督徒与世界
下载
第十九课 基督徒的盼望
下载
第二十课 洗礼的意义
下载

看美国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我们计划了今年九月到十月份的一次北美之行,现在已经进入报名阶段了。为什么要组织这次旅行呢?除了观光、了解美国的风土人情外,很重要的一个成分是去亲身体验一下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但愿我们透过现象,进而思考神在这个时代所启示给我们的重要信息。

川普总统再次入主白宫,短短的一两个月的时间,就掀起了轩然大波,似乎搅动了全世界人的心。互联网上的各种评论铺天盖地,众说纷纭,足见美国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力之巨大。到底应当怎样看待美国?又怎样分析这些纷乱的现象呢?

首先我们需要把握最关键、最重要的原则:从上帝立场和圣经角度看问题。这是我们作为神的儿女唯一正确的分析原则。

我们知道,美国对当今世界的巨大影响力,并非来自美洲的原住民,而是来自于二百多年前从欧洲去美洲的移民。为什么这批为数并不算多的欧洲移民所建立的国家会对全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呢?我们就要从上帝的立场并圣经的角度来分析了。

在美国之前,对世界产生最大影响力的地方应该是欧洲。从神的救恩计划和公元后人类历史看,神把普世的福音圣工,主要交给了欧洲人。经过了上千年的预备,终于等到了福音普世化的时代。轰轰烈烈的殖民运动,藉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就产生了欧洲瓜分世界的现象。然而,欧洲人对世界的政治统治和财富资源更有兴趣。虽然那时候,欧洲宣教士们也随着殖民运动的脚步走遍了全球,遗憾的是其正面的影响力,远低于政客与商人们的负面影响。但如使徒保罗所说:“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腓1:18)与此同时,在欧洲本土也兴起了疯狂的敌基督运动。

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了。于是,欧洲教会在自身的长期腐败和世俗思潮的内外夹击下,更加腐败堕落,难以继续承担向普世传扬纯正福音的大使命。于是,美国产生了。

北美洲似乎是上帝为自己保留的一块末日福音圣工的基地。那里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又远离其它的是非之地。于是,神的时间到了,祂就要使用这块土地来完成祂的福音计划。

早期从欧洲移民美洲的,大部分是一些被称为是“清教徒”的基督徒。这些人大部分来自英国。他们因反对天主教和圣公会的各种错误和腐败,遭到当时腐败教权的大肆迫害,以致他们选择放弃自己的家园,冒险移民未知的大洋彼岸——美洲。

正如人无完人一样,早期移民美洲的欧洲人,并不都是信仰纯正的清教徒,而是鱼龙混杂,各路人都有。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各种准备,终于在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诞生了。由于这样的历史和文化的背景,毫无疑问地,早期的美国,民风淳朴,教会发达,以致于很多人误以为美国是一个以基督信仰立国的国家。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在早期欧洲移民中,清教徒的比例很高,但混杂于其中的世俗人也不少。很遗憾的是,在政治方面,那些“世俗人”更强势且成功地抢夺政权。因此,美国建国的基础,并非基督信仰,而主要是敌基督的启蒙运动思想。可以不过分地说,美国是一个典型按启蒙思想原则所建立的政体,因此,那也绝对是一个敌基督的政体。

我们不难发现,在美国的政治元素中,几乎找不到基督信仰的成分,它是按照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思想进行设计和实施的。无论是其国徽、国旗、政府所在地的命名、独立宣言、宪法制定、政治架构等,都是如此。

比如:美国的民主原则与三权分立,都不是来自圣经,而是以约翰洛克、孟德斯鸠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的原则。

美国的政府所在地,被称为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哥伦比亚是谁?为什么美国政府所在地是她的特区呢?原来她是一个欧洲邪教所崇拜的“女神”,来自希腊神话,据说其根源与圣经时代迦南人所崇拜的亚舍拉(参王上18:19)相同。她后来就成了启蒙运动中被歌颂的“自由女神”或“解放女神”,在国会大厦顶上所矗立的雕像就是她!法国人送给美国、矗立在纽约港湾里的巨大偶像也是她,影响世界娱乐界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标志也是她!这就足以使我们看到,那场源于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对美国政坛的决定性影响力。

有人以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是一名基督徒,事实非也!他乃是一个撒但崇拜的共济会的高级成员。在后来的历届美国总统中,共济会成员占了绝大多数,这就不难看出美国整体的本质如何了。

与启蒙运动者们相似,为了蒙骗基督徒的大多数人民,美国政客们也是装作光明的使者,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来迷惑大众,再加上各种鼓吹炒作,其毁坏力在他们的行动中逐渐看到恶果了。(未完待续)

(张但理牧师)

属灵侍奉的加减乘除

2025-03-09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当我们信靠主耶稣,成为基督徒之后会很快发现,属灵的原则与属世的原则是很不一样的,很多时候甚至是相反的。但因我们都是从世界中走来,早已经习惯了属世的思维和行事为人的模式,这种属世的模式要被改变,成为符合圣经的属灵模式是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的。因此,我们每一位走入教会的人,自然的把曾经属世的模式带入了教会,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然而,既然我们已经因信成为了主耶稣的门徒,正如《圣经》对基督徒所描述的那样:“是照父神的先见被拣选,藉着圣灵得成圣洁,以致顺服耶稣基督,又蒙祂血所洒的人。”(彼前1:2)因为我们这些蒙了福音的光照,受洗归入耶稣基督的人,是通过悔改而归入祂的。悔改就是知道我们从前错了,以痛悔的心放弃从前的模式;而选择了顺服真理的本体、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了。因此,我们不但要放弃从前的错误;还要在耶稣基督的真道里重新建立新的属灵的模式。

首先,我们需要非常清楚地认定我们属灵侍奉的核心目标,就是主耶稣降世的核心目的,祂曾清楚地说明:“……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这就是我们一切属灵侍奉的核心。为了顺服主耶稣的命令,实现上述的侍奉目标,我们可以用算术里的加、减、乘、除来表达我们属灵侍奉中的四大原则。

一、加

经上说:“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或作“喜爱那美好的事”),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并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叫荣耀称赞归与神。”(腓1:9-11)这里所说的:“多而又多”其意思就是增加。

成为基督徒以后,我们属灵的知识和经历,并属灵生命

都要增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属灵侍奉的增加法则。这需要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努力、学习和装备自己,使自己的生命更快地丰富成熟起来。其实这个比较容易懂,属世界的人也都会理解明白的原则,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二、减

属灵侍奉的减法原则,在属世界的原则中,就不多见了。主耶稣曾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16:24)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属灵侍奉的减法原则。

很多时候,加法原则是大家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接受和实行的。但减法原则却很不容易接受和实行。人天然的本性就是自我肯定和自我保护,然而这里的减法原则非但要否定自我,而且要彻底放弃旧的从老亚当而来的属情欲的生命。使徒彼得把这描述为:“……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彼后1:4)使徒保罗则表达为:“我们若在祂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也要在祂复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祂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罗6:5-6)这不是选项;而是属灵生命成长的必要条件。

三、乘

我们所说的属灵侍奉的乘法是指门徒训练的倍增原理,主耶稣在世的时候给我们做出了美好的榜样。《圣经》记着说:“那时,耶稣出去上山祷告,整夜祷告神。到了天亮,叫祂的门徒来,就从他们中间挑选十二个人,称他们为使徒。”(路6:12)主耶稣道成肉身在世间的时间并不长,仅有不到34年;而祂正式侍奉的时间就更短,仅有3年多的时间。主耶稣的做法与我们今天的许多人不同。祂并没有办一个大教会,让许多人来跟从祂;而是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很少的人身上,就算那12门徒中,祂也有选择地把精力花在彼得、雅各、约翰仅3个人身上。
这看似缓慢,其实不然。因为主所训练的,都是可以继续产生和训练门徒的门徒(卖主的犹大除外),这样门徒增长的速度就会是几何乘方式的。后来的教会增长速度之所以缓慢,关键就是在门徒训练的乘法原理上出了问题。

四、除

除法原理就是:“分”,因为教会的本质是一个离心型的运动。这往往是教会最不愿意实行的属灵侍奉的原则。初期耶路撒冷的教会就越办越大,却不愿意按主的命令向外分散,遵从主:“去”的命令。结果,主不得不使:“……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徒8:1-4)这就是属灵侍奉的除法原理。如果教会都能在属灵侍奉中好好遵从这四大法则,福音传遍地极的命令早就完成了。
亲爱的弟兄姊妹,让我们因着信,认认真真、好好遵从。

(张但理牧师)

最要紧的是……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和发展,使我们看到了圣经对末日到来的预言在真正加速地应验。《圣经》明确告诉我们,世界末了的时候,世上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这危险的日子,一部分是天然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灾难;但更多的是人类自己的问题。而人的问题最突出的点就是离弃真神之后而表现出的极端的自私自利,如经上所记:“你该知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提后3:1、2、5)这就是我们这个世代的人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圣经》说这样的日子是危险的日子呢?因为自私这种东西好像瘟疫,它是会传染的,并且若不加以治愈就会越来越严重。更可怕的是,我们华人把这种自私堂而皇之地合理化了,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现代人更为这种自私的现象,发明了一个词,叫做:“躺平。”这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延续。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爱缺乏症。”

其实,一个自私的人是痛苦的,甚至是绝望的。虽然他自认为活得潇洒自由,但他却无法享受到满足的快乐和因感恩而带来的幸福。他要么极度自傲,要么极度自卑。并且极度自私的人在一起,一定进入互害模式,因此也必陷入无尽的烦恼、孤独与恐惧中。

但我们已经在基督里的人却不是这样。我们曾多次强调过:标志一个人是否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最关键的是他是否里面有重生的生命。因为我们都是按神的形象被造的人,因此我们原本里面都有神的生命。然而,这生命却因人的犯罪而遭到了破坏,如经上所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所谓“亏缺了神的荣耀”,就是破坏了原本按神形象被造的属灵生命特征,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爱的破坏,取而代之的就是自私自利。爱破坏得多严重,自私自利就会有多严重。

《圣经》明确告诉我们:“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约壹4:7)这节经文就告诉了我们基督徒生命的最大特征,并解释说:“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因此,凡不是真在耶稣基督里有重生生命的,他是不可能有真爱心的。

当《圣经》的启示将近结束的时候,圣灵感动使徒约翰,写下《约翰一、二、三书》,为要验证我们是否是真的重生得救的基督徒,而验证的最重要标志就是爱。而这爱一定是在真理原则里面的(参考《约翰二书》)。很多时候,世人也打着爱的旗号,却在干着违背真理的事,用爱的口号迷惑众人。最可恶的是他们在爱的名义下,包庇纵容邪恶!所以,哥林多前书中说:“爱是……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林前13:4,6)。因此,凡不在真理原则里面的,那是欲而不是爱。那种肉欲的所谓的“爱”,其后果一定是毁坏性而不可能是建设性的。就如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果不在真理里面,那爱就变成了溺爱,所以常言道:“惯子如杀子。”

亲爱的弟兄姊妹,在基督徒的生命里,爱不是一个选项;而是必须的,因为这是从神而来的生命的特征,就如鱼就一定生活在水里一样。《圣经》说:“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从神而生,凡爱生他之神的,也必爱从神生的。”(约壹5:1)又说:“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约壹4:21)我们主耶稣在世对门徒讲话,通常都是用:“告诉”、“吩咐”等说法;但只有一次用了:“命令”这种最强烈的口吻,祂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约13:34)祂又接着说:“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或作:你们若能如此相爱),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爱是神生命的特质,那么凡重生的基督徒不是会自然的活出爱了吗?为何还要命令呢?

其实不然。有了从圣灵重生的生命,表明我们有了爱的可能性,但并不意味着就有爱的表现。一个基督徒是否活出爱,永远是一个选项。这就如一个人有了所有的渔具,但不等于他就已经把鱼钓上来了。

使徒彼得写信给主的教会,其中说到:“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你们要互相款待,不发怨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 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前4:7-10)为什么在侍奉中,彼此相爱是最要紧的呢?因为就算是用圣灵的恩赐服侍,一旦有所成就,就很容易骄傲、抱怨、彼此挑剔,以致被撒但钻空子,产生敌对甚至分裂。正如《圣经》所警告的:“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你们要谨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灭了。”(加5:14-15)

所以让我们祷告,求主的爱浇灌充满我们每一个属祂的人,并且蒙圣灵的感动,选择遵守主彼此相爱的命令,因为这是最要紧的事!(张但理牧师)

营会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我们先来看一处《圣经》的经文:“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就来到西奈的旷野。他们离了利非订,来到西奈的旷野,就在那里的山下安营。……耶和华又对摩西说:‘你往百姓那里去,叫他们今天明天自洁,又叫他们洗衣服。到第三天要预备好了,因为第三天耶和华要在众百姓眼前降临在西奈山上。’”(出19:1-2,10-11)

这事发生在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所发生的。经文告诉我们:“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就来到西奈的旷野。”我们知道,西奈旷野是一个很大的范围,但《圣经》并没有具体记录当时以色列安营的地点。当时跟随摩西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仅能打仗的男丁就有六十多万,加上妇女老幼,总共要在两百万人左右。这样庞大的拖家带口的队伍,不可能行走的速度很快的,平均每天应当不会超过五公里。并且他们所走的路线并非直线,还要在途中停下来处理各种事物,安营休息等。这样计算下来,前面所说的;“就在那里的山下安营”,其地理位置,非常有可能就在西奈半岛的中心地带,距离他们的出发地兰塞,约四百公里左右。

凡去过西奈半岛的弟兄姊妹都知道,那是一个人烟稀少、非常不适于人类居住的极其恶劣的环境,甚至《圣经》称之为“大而可怕的旷野”(参申1:19;8:15)。在希伯来原文中,西奈这个字的意思是:艰难的、多刺的。而当年他们安营的山,很有可能又被称为:何烈山。而何烈这个字的原文意思是:荒凉、沙漠。这就非常有意思了!走出四百多公里的距离,又有红海相隔,已经远离埃及繁华富饶的地区;来到了被称为是艰难、多刺、荒凉、沙漠的大而可怕的旷野,选择了这样的环境,“耶和华要在众百姓眼前降临”在那里的山上。弟兄姊妹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说这三个月的路程,他们除了走路外基本没什么事情做。而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巨大变化,使他们有这样一段时间来调整心态,预备好要从埃及人的奴隶,成为:“……在万民中作属我(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下同)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19:5-6)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在这之前,以色列人还在埃及的时候,就经历了神借摩西、亚伦在法老和以色列人面前行了被称为“埃及十灾”的神迹;出埃及之后,神又在旷野的路上,不断地让他们经历神迹。三个月之后,他们能活着,本身就是伟大的神迹了。

因此,在这三个月里,以色列人边走边想、边经历神的大奇迹,而渐渐地淡忘埃及对他们的影响。这里远离任何社区人群,使他们可以完全不被环境所打扰。设想,如果此时周围有当地的居民,他们就可能来与他们做买卖,甚至像在利非订,他们就与亚玛力人发生了冲突,甚至爆发了战争。如果那里的环境中有许多树木花草,野菜野果,以色列人也可能会被吸引注意力,而对神的事不那么专心了。

这就很显然了。神让那时的以色列人,远离喧嚣繁华的环境,而来到一个孤零零的、寸草不生的旷野,目的就是要叫他们没有任何搅扰、分心的事,于是他们就可以专心聚焦在属灵的事上了。

这也是我们每年举办营会的重要目的之一了。

比如,我们教会前年营会的主题是:“生死问答”,就是想利用三天的营会时间,集中把人的生死问题,从神启示的光中,完整而系统地讲解给大家。相信这对每一个活在世上的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信息。因此需要一个较为安静的、相当完整可以系列完成的信息教导。大家在营会中,如同以色列人在旷野,可以暂时放下手头上忙碌的工作,在营地里,也可以与外界并平时的生活环境相对隔离,可以比较清净而专心。正如主耶稣亲自教导我们的说:“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太5:8)

弟兄姊妹,我们今年教会营会的主题是:“生命旅程”。希望能在这三、四天的时间里,本着《圣经》和客观现实,使我们能准确地了解人生这几十年的旅程,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并如何了解和处理此人生旅程中不同阶段所要面对的和解决的问题。例如:从孩童到成年,这段时间有什么意义,应当怎样看待和度过?婚姻是什么,怎样择偶,夫妻相处之道是什么?夫妻需要相守一生吗?在此旅程中,如何看待信仰?当我接受基督信仰时会发生什么事,对我们的人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作为长辈,如何与下一代和孙代的人相处?退休之后,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等等。这样,无论我们是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可以从中获益。

现在已经进入三月份了,到我们营会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愿我们藉着祷告,好好预备我们的心,也预备时间,同来参与。相信这一定又是一次对我们的生命大大蒙福的聚集。愿主按祂的应许,与我们的营会同在,施恩保守,使一切都在祂里面圆满。阿们!

(张但理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