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3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家”是圣经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人类社会最小的社会单位。几千年来的人类社会,都是依循着非常类似的家的观念(被现代人称为传统观念)得以延续下来。时至今日,家的观念与实际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破坏。我们作为生活在当今世代的基督徒,当怎样迎接这世代的挑战,怎样看待和理解传统的家的观念和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呢?
毫无疑问的,撒但魔鬼在这末后的时代,重点攻击和破坏的就是人类的家庭。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以为自己的生活更好了;但事实是人又要面对更严峻的普世性的家庭危机了,试举几例加以说明:
首先是离婚率的持续上升,我也不必再去花时间寻找统计数据了,这是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
后来离婚率的上升速度有所减缓,人们误以为是夫妻关系趋于稳定了。而客观事实是同居不婚的人多了,大量的同居关系的结束,取代了以前的离婚。更有甚者,有人为了解决生理需要,居然盛行约炮,这在几十年前是闻所未闻的。
你能想象吗?目前在有些国家,小学五年级的课本就教导孩子们如何性交,还带图画演示的,比一些三级片还露骨,甚至诱导孩子,说什么同性的性交比异性的更享受。更教导孩子,如果你是个男孩,可是你觉得你是个女孩,你就可以去动手术改变性别,你不需要和你父母亲商量。
现在社会上同性恋、变性人等,越来越普遍,甚至到了非一男一女的关系也被法律承认为“婚姻”!这就从根基上彻底颠覆了家庭的观念。
那么,导致人类家庭观念和实际操作出现严重偏差的原因是什么呢?答案是:“信仰的错误!”因为信仰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当人类离开正确信仰越来越远的时候,观念就会越来越错误,错误的指导思想也必然导致错误的行为,当然也就必然导致痛苦可怕最终毁灭性的后果。
正确的家庭观念来自于创造天地万物、又命定一切法则的独一之真神。神不但是创造家庭命定其法则的主,祂更是在有限的人类在各方面软弱失败之时的唯一帮助。
起初,神以祂的智慧和大能,创造了宇宙万物。圣经说,那是祂在为人类预备可住之地,就像为将要到来的人类预备家园。神把这一切都造好了,最后把按自己形像和样式创造的亚当,安置在其中。并且还为亚当造了女人,为他们举行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婚礼,亲自为他们祝福,让他们生养众多,统管全地。这就是家的来源。
神为人类创造和命定的家庭,其实是祂自己的本性和关系的体现。祂让我们在人类的家庭关系中,体会祂的本性和祂的家的关系。
有人说,家是讲情的地方,而不是讲理的地方。这显然有些偏差。家是一个既要讲情,也要讲理的地方。事实上,无论在任何地方,理都比情更加重要。也就是说,在有了真理的前提之下,再有情感,那么这情感就会又美好,又安全,又健康。否则,失去了真理的情感,就会是扭曲的,危险的和不平衡的。这样的情感往往危害性极大。
我们都知道,作为被造有限的人,可以有自己对某些事物的观点,但真理只能来自真理的本体,就是创造万物的主自己。因此,人要想得到真理,就必须从造物主的启示而来。所以人必须常常来到造物主的面前,寻求祂的帮助,学习祂启示的真理。
造物主,也就是我们在天上的父,祂在祂的儿子耶稣基督里,不仅赐给我们真理,还因我们的信赐给我们一个能与祂恢复并建立关系的新的生命,并赐下圣灵进住在我们里面,给我们爱、智慧和能力等,好能行出真理。因此圣经说:“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4:16)
而撒但就是与神作对的,并且圣经明说它从起初就是杀人的,又是说谎话欺骗人的(约8:44)。撒但借破坏人的家庭来羞辱神。比如同性恋婚姻。神不是起初创造了一男一女的婚姻吗?撒但就借打破此法则,向神发出挑战,LGBT各种示威,骄傲大游行,许多国家也立法接受了,好像在向神显示证明人其实更喜欢跟从的不是神,而是撒但。这就是家庭危机背后的真正的属灵根源。
亲爱的弟兄姊妹,守护好我们的家庭,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生活;更是用信心和敬畏的心顺服神。其实,家庭生活的确是不容易的。但因是爱我们的神所设立的,我们就应当顺服而遵行,使我们在家庭生活中,更加认识和体会神的本性,经历祂的又真又活,借着一生中不断的角色的变化,最终生命成熟,可以丰丰富富地进入祂永远的国。但愿我们每位神的儿女,守护好我们的家庭,依靠圣经真理的指导,施恩宝座的帮助,圣灵的感动,再加上我们顺服的心,就必使我们蒙福。 (张但理牧师)

 

信仰的历程

2023-08-06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从客观事实上看,基督信仰的这条路,并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前几天与弟兄姊妹交通分享,有人感慨到:当今有形的教会真的出了严重的问题,有的基督徒根本不知道悔改得生命是怎么回事;也有人在教会多年,从来没有认真考虑作主门徒的事;因此就难以结出基督丰盛生命的果子出来。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因此,今天就想借此牧函,与大家一起思想关于“信仰的历程”,让我们借主的话,一同回想所走过的信仰历程,看看是否在哪里出了问题,好使我们及时调整,悔改归正,免得在不冷不热的宗教里受亏损。
一、赦罪的福音
主耶稣说:“因为神差他的儿子(耶稣基督)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耶稣基督)的名。”(约3:17-18)又有一处说:“人子(耶稣基督)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性命”或作“灵魂”。下同),是要救人的性命。”(路9:56)
从上面所引述的两处主耶稣所说的话中不难看出,祂在不断地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祂不是来定我们罪的;乃是要叫我们因祂得救的。
对于我们长期生活在中国文化里的普通人而言,圣经中所说的人类的罪的问题,往往有两个极端的想法。一个是不认为自己有罪,或至少认为自己的罪是不严重的。因为我们的文化,是没有经过摩西律法的光照过的。我们觉得是否有罪主要是根据国家法律。并且,很多时候在与别人比较的时候,往往觉得自己还可以,至少不像那些人那么坏。有这样想法的人,一方面很难信耶稣,因为他们觉得没必要;另一方面,就算信了,也只是想学些道理,做个更好的人,却很难经过深刻地悔改更新。
第二种情况是过度自卑,认为像自己这样的状况,可能还不够格,等自己好好努力,差不多合格了,再来加入进天堂的行列。结果,就总是徘徊在救恩的门外,如果观念不改变,往往再也没有得救的那一天了。
其实,这都是我们对天父在耶稣基督里所赐给世人伟大之救恩的误解。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罗3:23)所指的不仅仅是人的罪行,更是通过罪行指向人里面从祖宗亚当遗传而来的生命里的罪性。这是导致人类与神隔绝的根本原因,人的罪行只是罪性的结果而已。因为人里面的罪性,所以使人在不犯罪的事上显出必然的无能与失败。因此,必须深刻地认识这一点,才有可能对耶稣基督赦罪的救恩有正确的态度和接受。
二、重生得救
主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尼哥底母):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3:3,5)主耶稣在这里所说的“重生”是人类生命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在亚当里,众人都因罪性而犯罪,导致灵生命的死亡;后因神爱世人的大爱,借神儿子耶稣基督牺牲而成就的救赎,人可以因悔改信耶稣而罪得赦免,被算为无罪(即被称义),即已除罪,死亡的灵命就要因称义而活过来。但这不是从前亚当而来的灵命的复活,而是借圣灵的大能,使我们称义的灵命与基督复活后的灵命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全新的灵性生命。这是我们属灵生命的一个全新的开始,所以被称为“重生”。
所以,耶稣来,不是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更高的做人的好道理;而是使我们得到一个全新的属灵的内在生命。这个内在的、与基督联合的灵性生命是永远存在、永远活在耶稣基督里的,称之为“永生”。
主耶稣说:“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3:8)虽然重生是肉眼所不能见,就像风吹过,但借树枝倾斜的方向,就可推知风的存在和风刮的方向了,亦即可从现象知本质。
三、灵命丰盛
主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这就是人生在世正确的终极目标,正如老使徒彼得在他的书信中所说的:“……这样,必叫你们丰丰富富地得以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彼后1:11)我们怎样才能得到主所应许的丰盛的生命呢?主所吩咐的是叫我们来跟从祂,作祂的门徒。祂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
圣经曾提醒我们:“不要自欺。”因此亲爱的弟兄姊妹,让我们认真诚实地给自己一个信仰的评估。我们至少要回答两个问题:1)我真的重生了吗?2)我的生命在走向丰盛的过程中吗?愿主的灵不断地引导、光照,使我们能在正道上不断更新,而无一人从祂的恩典中退后失落的。

(张但理牧师)

 

2023-07-30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逃”是圣经里很重要的一个观念。正如主耶稣在世的时候曾经提醒我们说:“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路17:32)罗得的妻子给我们最大的教训是什么呢?

当所多玛在神面前已经彻底失去其存在的价值的时候,神决定毁灭它。罗得和他的妻子、女儿生活在其中,并没有感觉到神的愤怒将要临到那罪恶之城。正如亚伯拉罕替罗得代求时对神所说的:“无论善恶,你都要剿灭吗?……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创18:23,25)因此,虽然罗得和他的家人选择居住在所多玛,当所多玛人极度远离背叛神的时候,他们也没有选择离开所多玛。但神顾念他还有一点点的义行,又因亚伯拉罕的代求,神还是决定在毁灭所多玛之前,派使者去拯救他们。天使对罗得一家的人清楚地说:“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耶路撒冷英译本:Flee for your life! Don’t look behind you, and don’t stop anywhere in the plain, but escape to the hills! Otherwise you will be swept away.)(创19:17)在天使所吩咐的这句话中有以下几个要点:

1)逃命:这是对处于极度危险状态下的人所发出的最后的预警。“逃”表示没有机会迟延耽搁了,必须马上离开。而且,这逃不是为别的,而是为你的生命(Flee for your life!)。

2)往山上逃跑:天使所命令的这条逃生的路线,正好与罗得当年所选择的路线相反。平原代表丰富与享乐;而山上代表贫穷与艰苦。让人放下富裕和享乐,去往贫穷与艰苦,这对人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不可回头看:这是罗得之妻所留下的最惨痛的教训,也是最严厉的警告。回头看表示内心的留恋。罗得的妻在天使和丈夫的(上接第一版)强逼之下,身体不得不跟着离开了所多玛,但她的内心却仍然留恋那里。于是神不再勉强她,就让她永远留在了那里,变成一个身体虽在逃离所多玛的路上,但却面向所多玛的方向的永恒的盐柱!

或许有人会以为所多玛事件只是一个神话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事件。神从来不给有这种自欺欺人想法的人有辩驳的余地,因为今天我们有两件存在的事实,使人对圣经所记录的所多玛事件有无可推诿的证据。

首先是死海,那是所多玛曾经的所在地,遗址就在死海的水下。那里是地球表面的海拔最低点(约负430米);同时,死海的水是世界上盐浓度最高的天然水域,并且死海的周围,几乎都是盐地。弟兄姊妹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罗得的妻所变成的盐柱早已融化消失了,但神却在那里放置了大量的天然盐,向后来的世代作无声的见证。

其次,就是今天约旦国的首都名叫:安曼(Amman)。这个名字的来历,就是罗得逃离所多玛之后,与他的小女儿所生的儿子便亚米所留族裔的名称,中文圣经翻译成:“亚扪”(参创19:38)。

如今,因着公元1948年以色列的复国,使我们确切地知道主耶稣再来,世界的末日就要到了。这世界的末日,也被主耶稣称为:“人子的日子。”早在两千年前主耶稣在世的时候,就曾向将来生活在末世时期的人发出过“逃命”的警告。祂说:“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太24:37)又说:“又好像罗得的日子……人子显现的日子也要这样。”(路17:28,30)圣经多次提醒我们,那日子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会预料到,圣经描述那日子的情形说:“弟兄们,论到时候、日期,不用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自己明明晓得,主的日子来到,好像夜间的贼一样。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时候,灾祸忽然临到他们,如同产难临到怀胎的妇人一样,他们绝不能逃脱。”(帖前5:1-3)既然是这样,我们要怎样做好准备,要说逃跑,要逃到哪里去呢?因为全世界都要永久性地被彻底毁灭了。

将近圣经的末了,圣灵借老约翰曾向我们这生活在末世的人发出这样的预警,他说:“我又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上接第三版)‘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启18:4)“那城”指的就是启示录中所说的大巴比伦。当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叫做“巴比伦”的城市。因此,这里所说的巴比伦大城,是指与神作对的世俗化世界的总代表。因此,这里所说的“出来”当然也不是指地理上的离开;而是指信仰的不同而产生的思维方式的相悖,从而导致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差异。

巴比伦就是不信真神,却崇拜强权,高举人文,追求物质、肉体的享乐,与撒但魔鬼行属灵邪淫的人间势力。因此,凡是因信耶稣基督而属上帝的人,要从信仰、思维、人生追求和生活方式上,与巴比伦所代表的彻底决裂,背道而驰。即:按圣经真理而不随从世俗潮流。

亲爱的弟兄姊妹,时日无多了,让我们以逃命的心态,拒绝崇拜追随世俗大巴比伦;而凭信心顺从真理、跟随耶稣,直到永生。

(张但理牧师)

怀旧?& 圣洁与圣洁主义

2023-07-16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世上的人 怀旧,圣经上却让人忘旧,丧失旧有什么关联呢?

提到怀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多少都有怀旧的情愫,怀旧好还是不好?有各种答案。有人认为怀旧是一种不忘本的表现,如表现对故乡的怀旧观念。所以有很多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老了会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想法。也有人认为怀旧是对过往美好事物的坚持和保留,等等……但也有人认为怀旧观念是停滞不前的思维,比如台湾校园歌曲中有一首“外婆的澎湖湾”,抒发了儿时和外婆一起生活的记忆。另外一首“弯弯的月亮”却是对怀旧的不认同,歌曲中唱到:“现在的村庄,却唱着过去的歌谣”,作者抒发了村庄的落后,没有被现代的繁荣更新,还停留在落伍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心酸无奈的心情。

写到这儿,我们的话题得转到和信仰的联系上。圣经上是这样教导的:“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人,不配进神的国。”(路9:62)。这启示我们要舍去过去,丧失怀旧的老我,不管在世俗世界上积累的成就也好,知识也罢,技能和经验等等…,世俗的观念有许多和圣经的原则是格格不入的。圣经中也记载罗得的妻子,虽然被神派的天使救出即将被大火毁掉的所多玛罪恶之城,但她还是念念不舍,怀念过去生活的地方,回头一看,结果变成了一根盐柱而被神淘汰。旧约出埃及记中记载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400年,被神解救出来要进入应许之地。结果才刚刚走到旷野短短时间,就开始怀念在埃及火炉边吃肉吃大蒜及各种食物的日子等等…, 圣经中教导我们:“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弗4:23-24)。马太福音中耶稣再次教诲我们:“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16:25)。这让我们不要怀旧在世上的生活,告别世俗,去除怀旧俗世旧生命的心志。我们归主的儿女,在神的真道上,手扶着犁头,只顾朝前看,向着标杆直跑,坚持忍耐到主再来的日子,进入羔羊的宴席 这才是我们弟兄姐妹的终极目标。愿圣灵做我们随时的帮助,生命更新而变化,更像我恩主。荣耀归主,阿们! (倪衍庆弟兄分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圣洁与圣洁主义

上周五早晨的查经班,弟兄姊妹一起学习了路加福音第六章。经文记录了主耶稣经过整夜的祷告,就选立了十二个门徒,并称他们为使徒。确立这十二个门徒后,就向他们并当时同在的众人讲了一大段话。这段讲论看上去是对旧约律法的进一步诠释,并且把标准更加提高了。很多解经者读到这里都有些困惑,难道这是主耶稣对祂的跟随者在道德上提出的新的高要求吗?

其实,“圣洁”始终是困扰着新约基督徒的一个话题。因为经上记着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利11:45;彼前1:16)又说:“……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12:14)因此,在某些教会传统中,基督徒的圣洁是非常被强调和看重的。但到底什么是圣洁?怎样才能成为圣洁?这些重要的概念性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由于受到初期教会苦修主义的影响,在新约教会一开始就存在特别看重圣洁行为的思想,而且此影响始终伴随着新约教会直到今日。有人称之为圣洁主义,苦修主义或新律法主义。

持这种想法的人大多数都非常看重人的行为,特别是道德行为,甚至服饰打扮、生活习惯等都特别敏感。比如我小的时候,某些教会领袖就要求基督徒不能抽烟,看电影,听流行音乐等,当然更严重的要求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也特别强调认罪悔改,同时特别推崇行为上的虔诚、表现的属灵。例如:每天多早起来祷告,每天读多少圣经等?他们对于有明显罪行的人容忍度很低,动辄当众问罪,不然就停止圣餐,甚至被赶出教会。通常这些人都不苟言表,满脸严肃,当然也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

然而,圣经所强调的圣洁是这样的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圣洁的标准是什么呢?是绝对的无罪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没有人能见神了。持这种信仰观点的人,往往陷入到一种矛盾心理无法解决,那就是强烈追求的无罪式圣洁,而自己又陷入多方重复的罪行中而无力自拔。最终落入只能靠虚假虔诚的宗教外表来掩盖自己不愿面对的自己无力摆脱有罪的事实真相。

实际上,路加福音第六章的最关键信息是树与果的比喻。亦即,要想知道什么树就看其果子;要想得到好果子必须培育好树;树不好果子就不可能好。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得到圣洁的行为,必先得到圣洁的生命。强调圣洁的行为而不在基督里更新生命,那是虚伪而徒劳的。因此,让我们因信与主联合,在祂里面正本清源,真实地生命更新,就必结出圣洁的果子。(张但理牧师)

敏锐

2023-07-23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上周在与弟兄姊妹交谈的时候,说到了当今时代的神迹问题。有弟兄姊妹问:“在圣经的记录里,怎么有那么多的神迹啊?在现实的生活中怎么没有呢?在当今的时代还会有神迹发生吗?”我们的答案是:“当然有!”只不过很多时候,神迹的发生不一定是按照我们所要、所想象的那样发生。

我们通常把神迹分成四大类:1)普遍性宏大事迹;2)普遍性个人事迹;3)特殊性宏大事迹;4)特殊性个人事迹。

所谓普遍性神迹,就是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正如有基督徒称:“我们把看惯了的神迹,当成自然。”圣经也记着说:“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 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1:19-20)有人也把这个称为神的普遍性自我启示。因为当神造人的时候,把逻辑推理的能力本能地放在了人的生命里。因此,人本能地不会相信一辆汽车,会是一堆破铜烂铁在偶然的碰撞中自然产生。如此美妙和谐的宇宙万物,当然也不可能是大爆炸偶然碰撞而产生的。因为这些事我们每个人都看见,所以称为普遍性神迹,或神的普遍性自我启示。

所谓宏大性就是普世的,宇宙的那些事。而个体性则是指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自己可以体会到的“自然”的那些事。

特殊性神迹,是指违反了普遍性神迹的规律,在人通常认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结果真实的发生了。其实,我们所说的“神迹”,通常所指的就是特殊性神迹。

特殊性神迹也一样可分为宏大性和个体性两种。宏大性特殊神迹,例如当年的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就属这类。主耶稣在世的时候,曾经使一个瘫痪许久的人,立刻康复,站起来行走,这就属于个体性特殊神迹。

其实,无论是哪种神迹,几乎都在不间断地发生,只不过我们没有注意到或没有看出来而已。正如主呼召大先知以赛亚的时候,对他描述当时的以色列人的情况时曾对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赛6:9-10)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以色列人正是在这件事上出了问题,结果导致极其严重的灾难。

主耶稣在世最后一周在耶路撒冷的时候,祂曾为这座城哀哭,祂说:“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在是隐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来。因为日子将到,你的仇敌必筑起土垒,周围环绕你,四面困住你,并要扫灭你和你里头的儿女,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因你不知道眷顾你的时候。”(路19:42-44)虽然主耶稣这样说了,但并没有引起当时的犹太人的重视,结果就使得这些话都准确地应验到了耶路撒冷的头上了。

当年,主耶稣曾在犹太人中间行了许许多多的神迹奇事。可是,当世的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当时主要的宗教人士)却来向耶稣求祂给他们显个神迹看看。主耶稣就责备他们说:“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你们就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神迹,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看。”(太16:3-4)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有一个圣经小细节值得我们注意:“于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稣却往橄榄山去。清早又回到殿里,众百姓都到他那里去,他就坐下教训他们。”(约8:1-2)这段话的上下文是耶稣与犹太人有许多严肃的争辩。犹太人都各回各家去了,照常吃喝睡觉。可是,耶稣却往橄榄山去,在那里整夜祷告,清早回到了圣殿。可见,犹太人之所以糊涂,而主耶稣却清醒的关键之处就是主耶稣时刻警醒祷告。 复活的主耶稣曾与两个往以马忤斯去的门徒在路上谈论,当两个门徒谈到他们听说主复活的事,但却半信半疑时,主就责备他们说:“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路24:25)

“信得太迟钝了”可能是我们许多人的共同问题。为什么会信得迟钝呢?我想至少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去注意。第一是重视程度。“于是个人都回家去了。”就表示回归到世俗常规的生活中了,那些争论的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是心灵清净,心理没有太多的杂想贪念。所以主说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迟钝的相反应该就是敏锐。一个人能时刻保持对神的事敏锐,其实是一件挺累的事。然而,这正是我们需要操练的地方。圣经中多次强调我们要警醒,就是要我们对神保持敏锐。当代最大的神迹,就是以色列的复国。主在无言地向世界宣告,祂就要回来了,你听到了吗? (张但理牧师)

怀旧?& 圣洁与圣洁主义

【肢体分享】     

怀旧?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世上的人 怀旧,圣经上却让人忘旧、丧失旧。这两者有什么关联呢?

提到怀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多少都有怀旧的情愫,怀旧好还是不好?有各种答案。有人认为怀旧是一种不忘本的表现,如表现对故乡的怀旧观念。所以有很多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老了会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想法。也有人认为怀旧是对过往美好事物的坚持和保留,等等……但也有人认为怀旧观念是停滞不前的思维,比如台湾校园歌曲中有一首“外婆的澎湖湾”,抒发了儿时和外婆一起生活的记忆。另外一首“弯弯的月亮”却是对怀旧的不认同,歌曲中唱到:“现在的村庄,却唱着过去的歌谣”,作者抒发了村庄的落后,没有被现代的繁荣更新,还停留在落伍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心酸无奈的心情。

写到这儿,我们的话题得转到和信仰的联系上。圣经上是这样教导的:“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人,不配进神的国。”(路9:62)。这启示我们要舍去过去,丧失怀旧的老我,不管在世俗世界上积累的成就也好,知识也罢,技能和经验等等…,世俗的观念有许多和圣经的原则是格格不入的。圣经中也记载罗得的妻子,虽然被神派的天使救出即将被大火毁掉的所多玛罪恶之城,但她还是念念不舍,怀念过去生活的地方,回头一看,结果变成了一根盐柱而被神淘汰。旧约出埃及记中记载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400年,被神解救出来要进入应许之地。结果才刚刚走到旷野短短时间,就开始怀念在埃及火炉边吃肉吃大蒜及各种食物的日子等等…, 圣经中教导我们:“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弗4:23-24)。马太福音中耶稣再次教诲我们:“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16:25)。

这让我们不要怀旧在世上的生活,告别世俗,去除怀旧俗世旧生命的心志。我们归主的儿女,在神的真道上,手扶着犁头,只顾朝前看,向着标杆直跑,坚持忍耐到主再来的日子,进入羔羊的宴席。这才是我们弟兄姐妹的终极目标。愿圣灵做我们随时的帮助,生命更新而变化,更像我恩主。荣耀归主,阿们!   (倪衍庆弟兄分享)

 

【牧函】    

圣洁与圣洁主义

上周五早晨的查经班,弟兄姊妹一起学习了路加福音第六章。经文记录了主耶稣经过整夜的祷告,就选立了十二个门徒,并称他们为使徒。确立这十二个门徒后,就向他们并当时同在的众人讲了一大段话。这段讲论看上去是对旧约律法的进一步诠释,并且把标准更加提高了。很多解经者读到这里都有些困惑,难道这是主耶稣对祂的跟随者在道德上提出的新的高要求吗?

其实,“圣洁”始终是困扰着新约基督徒的一个话题。因为经上记着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利11:45;彼前1:16)又说:“……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12:14)因此,在某些教会传统中,基督徒的圣洁是非常被强调和看重的。但到底什么是圣洁?怎样才能成为圣洁?这些重要的概念性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由于受到初期教会苦修主义的影响,在新约教会一开始就存在特别看重圣洁行为的思想,而且此影响始终伴随着新约教会直到今日。有人称之为圣洁主义,苦修主义或新律法主义。

持这种想法的人大多数都非常看重人的行为,特别是道德行为,甚至服饰打扮、生活习惯等都特别敏感。比如我小的时候,某些教会领袖就要求基督徒不能抽烟,看电影,听流行音乐等,当然更严重的要求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也特别强调认罪悔改,同时特别推崇行为上的虔诚、表现的属灵。例如:每天多早起来祷告,每天读多少圣经等。他们对于有明显罪行的人容忍度很低,动辄当众问罪,不然就停止圣餐,甚至被赶出教会。通常这些人都不苟言表,满脸严肃,当然也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

然而,圣经所强调的圣洁是这样的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圣洁的标准是什么呢?是绝对的无罪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没有人能见神了。持这种信仰观点的人,往往陷入到一种矛盾心理无法解决,那就是强烈追求的无罪式圣洁,而自己又陷入多方重复的罪行中而无力自拔。最终落入只能靠虚假虔诚的宗教外表来掩盖自己不愿面对的自己无力摆脱有罪的事实真相。

实际上,路加福音第六章的最关键信息是树与果的比喻。亦即,要想知道什么树就看其果子;要想得到好果子必须培育好树;树不好果子就不可能好。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得到圣洁的行为,必先得到圣洁的生命。强调圣洁的行为而不在基督里更新生命,那是虚伪而徒劳的。因此,让我们因信与主联合,在祂里面正本清源,真实地生命更新,就必结出圣洁的果子。(张但理牧师)

 

 

透视死亡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记得在远志明牧师的个人见证里,他说过这样一个经历:有一次,当他在他的哲学导师的葬礼上,为他的导师最后送行的时候,那位让他崇拜,聪明、博学、有才、幽默….的导师,随着死亡的来临,一切都结束了!当太平间冰冷的铁抽屉,哐的一声把导师那僵硬的尸体关进冰库的那一刻,那时的远志明对生命和死亡问题陷入了沉思。

中国人大部分选择回避探讨死亡问题。或许是因为恐惧而不敢谈,或许是觉得反正也不会有答案而不愿谈,也可能是迷信怕染了晦气而忌讳谈,总之,不谈。但我们的儒家《大学》的开头就说了:“知止而后有定。”意思是:知道最后的终点才能心安神定。换句话说,也就是知道目的地才能安心地知道怎样设计到达的路程。然而我们却根本不知道人生的终点到底是怎么回事,甚至根本就回避不去探求,因此一生必然混乱而迷茫。

但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先确定:“谁有资格回答此问题。”

科学家、哲学界、宗教家,只要是人,就没有资格回答有关生死的问题。在这点上,孔子是很诚实的,因他说他不知道。从逻辑上说,只有超越生死之外的存在,才有资格回答此问题。简言之,造物主所启示的圣经,就是唯一有资格来回答此问题的信息来源。

事实上,圣经中谈论最多的、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有关生死的问题。因此,我们也只有通过圣经的启示,才能从造物主那里了解死亡的奥秘。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知道,死亡并不是神原始创造的部分。也就是说,死亡原本并不属于人类。所以,圣经开篇记录了神创造人类,赐生命给人类;而结束则是以人类在基督里开放性地投向生命的永恒。死亡是发生在人类历史中间的部分。因此,生命才是神创造的目的,是永恒的;而死亡对于因信耶稣基督而得救的人而言,只是过程而非结果。

一、两种生命、两种死亡:

起初神创造人类的时候,赐给人类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生命,即:按神的形像和样式所造的灵性的生命和用尘土造的肉体的生命。当灵体(在先)和肉体(在后)都造好了之后,神就往人的鼻孔里吹气,把灵体和肉体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第一人亚当就成了有灵的活人。

亚当活了之后,他的活是有条件的。灵生命的活着是保持不犯罪;而体生命活着则是必须吃生命树的果子。

但遗憾的是,亚当因不信神而犯罪,导致了灵生命的死亡。正如经上所记:“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创2:17)又说:“这就如罪是从一人(亚当)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5:12)这是指人类灵性的死亡。

因神爱人的大爱,神不希望犯罪之后灵性死亡的人类,肉体却永远活着,如果这样,人的灵魂就再也没有得救的机会了。于是,神命令把生命树的果子收回去了。人类肉体的生命就进入了逐渐衰老、最终死亡的状态。这是为我们的灵生命得救做预先的准备。

二、基督耶稣的死亡与复活

耶稣基督的降世,是造物主的灵穿上了人必死的肉身;祂的到来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无罪之生命的开始。祂在世间生活了大约33年半,已经足够证明祂在所有人类可能面对的试探面前完全得胜而没有犯过罪。所以,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临死前,祂宣告说:“成了!”意思是直到祂肉身死亡的那一刻,祂已经完全战胜了罪恶,并且还清了世人一切的罪债所需要的赎价,但祂自己的灵生命因无罪而没有死亡。

耶稣的肉体死在了十字架上,并且被埋葬了。但因祂的灵生命是活的,所以父神给祂一个新的身体,使祂不死的灵,与新的身体结合,祂复活了。因此,神借耶稣的肉身死亡,败坏了掌死权的魔鬼(参来2:14);并且把死亡废去了(参提后1:10),基督复活就证明了这两点。

三、我们的死亡与永生:

在亚当里,人人灵生命都死了。但在耶稣里,人人又都有了重生得救的机会。这因信称义、重生、得救的恩典,人只要接受就无条件白白得着了。但人若拒绝就得不着了。因此,经上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肉体生命的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这审判就是看看人是否接受了主耶稣救赎的恩典。接受的人就要复活得永生;而拒绝的人却要因自己的不信而失去得救的机会,被称为第二次的死,结局就是永远地狱的火湖。

如今我们一切相信接受主耶稣并祂救赎恩典的人,是已经出死入生了。因此,我们不再活在定罪死亡的状态中;所以,我们与主同钉十字架,向着旧我和世界告别;而与主同在,活在做主门徒的新生命的道路上。因此,我们不惧怕肉体的死亡,因为那是一道门,脱下今生的肉体,穿上主复活样式的新身体,进入永生。

(张但理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