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大的形像
2022-09-11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在众多的圣经人物中,加略人犹大,即出卖主耶稣的人,应当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但因他给人的印象太过负面,尤其是在许多艺术家的笔下,往往都把犹大描绘得很狡诈阴险,所以在教会历史当中,反而比较少关注他。但根据圣经中对他不多的记载看,犹大真实的形像与我们想象的可能很不一样,事实可能正好相反。我们冷静思考以下,犹大的形像,很可能是主耶稣十二个门徒中,最正面的一个。特别是在我们现代人的眼中,他堪称是权力制衡的先驱,是民主斗士,不畏权威的反腐英雄。
圣经几乎没有给出有关他的背景资料。他从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跟从了主耶稣,圣经都没有清楚的交代。他在圣经中第一次出场,就是在主耶稣正式设立十二个门徒的时候,马太记录说:“……还有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太10:4)因此,他加入主耶稣的团队是相当神秘而低调的。
“加略”这个字在希伯来语就是城市的意思。因此,加略人在希伯来语就是城市人的意思。因此,加略人犹大,有可能就是相对于其他门徒包括主耶稣都是来自乡村,而强调他是城市人。当然,在圣经的地理中也的确有两个地方被称为加略的。一个是在旧约的摩押地,另一个是新约犹太南部以土买地区,靠近别是巴的小镇。据说,此镇的形成,就是亡国的摩押的加略人,逃难移民到了犹大的南部地区,就把新居的村镇,按他们原来的城名,叫它加略(当时被罗马政府封为犹太王的希律就来自这里)。如果出卖主的犹大是来自此处,那么他很有可能是加入了犹太籍的以东人或摩押人,或至少是受此二外邦文化强烈影响的人。值得注意的是,主耶稣的其余的门徒,基本都是来自北方加利利的乡村。足见犹大在十二个门徒中,从文化背景上就是一个异类。
在圣经约翰福音的记载中我们看到:“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他,谁要卖他。”(约6:64)既然这样,为什么主耶稣还要拣选他做自己的门徒呢?当然目的可能很多,但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目的,就是提醒我们不要成为这样的人,也要防备这样的人,免得被他这样的人迷惑而在他们的恶行上有份。
在常人的眼光中,他很可能是一个善良、沉稳、爱心、低调、从不多话、不抢风头、默默付出,并且正义廉洁、值得信赖的。虽然他一直是以门徒的身份生活在主耶稣身边,他却抱定自己的价值系统,不受主耶稣的影响。足见他是何等的独立自信、信念坚定啊。当然,像他这样的人,也是极具影响力和同化力的。他是最具“反对党”领袖资格的人。
在四福音书前半部分的记录中,犹大似乎从未明显地露过面。他在人看来好像是一个非常谦卑柔和的人。他不像彼得,什么事都冲在前头,所以常常冒失出错。犹大却是成熟持重,绝不鲁莽的人。但是,他虽然看似谦卑低调,但却知道掌握实权。所以他选择掌控团队的经济。显然,他是博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拥戴才能得到此资格的。
三年多之久,他深得队友们的好感,广结人脉,最终成了在团队中与主耶稣叫板抗衡的人。他看似低调,却知道在关键时候出手,已达一剑封喉之效。正可谓扮猪吃老虎的高手。之前,他一直默默无闻,但就在主耶稣在世还剩下最后一周时,他突然跳了出来。好像撒但安排在主耶稣身边一把杀手锏,终于要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了。约翰福音记录,逾越节前六天,伯大尼的马利亚相信,主耶稣将按祂自己的预言在六天之后的逾越节受难。于是将自己为主安葬用的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提前膏在了主的身上。此时,加略人犹大不再沉默,他以一个廉洁奉公,反对腐败,监督领袖的高姿态突然出现,他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约12:5)我们惊讶地发现,周围的人没有一个站出来为主耶稣说话的!他们很有可能是打内心里赞同犹大的,所以默默地站在犹大一边,以无言来对他表示支持。
到了逾越节前两天,伯大尼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膏主事件。此时,犹大已经不需要再说话了,他前面所说的已经深得周围人的赞许。因此,在他的带动下,群众的监督领袖、反对浪费情绪已经极其高涨了。所以,他们中间几个人,引用了几乎与犹大完全相同的语言来责备那个膏主的女人。并且圣经说那几个人就向那女人生气。“生气”这个字在原文的意思是:严厉地警戒和责骂!(参可14:1-9)
到了最后的晚餐,主说十二个门徒中要有一个出卖自己了。但门徒中却没有人想到居然会是他!甚至主耶稣已经明确说,与祂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他,可门徒还是不相信。甚至当主对犹大说:“你所作的快作吧!” 那显然是指他要实施卖主的行动了。可是圣经却说:“同席的人,没有一个知道是为什么对他说这话。”(约13:27-28)甚至还误以为是主吩咐他在节期中去周济穷人。
虽然犹大最后知道自己出卖主,错了。但他并没有悔改,而是选择了上吊自杀!他为什么要自杀呢?篇幅所限不能再多分析了,大家自己好好想想。
弟兄姊妹,加略人犹大到底是一个怎样形像的人呢?对照一下我们自己真实的情况,当有怎样的借鉴?对这样一个“好人”,主的评论却是:“……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太26:24) (张但理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