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人之路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在我们读圣经的时候,经常会读到某某人是一个“义人”的说法;比如:“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创6:9)但圣经的另外一处又说: “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3:10)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到底在世上有没有义人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大概是因为人类语言的有限性,因此,虽然是同样一个字,却可能代表不同的含义。因此,我们要根据其上下文和圣经一贯要表达的意思来判断这个字(或词)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

我们概况一下,“义人”这个字,在圣经中至少可以归纳出四种不同的所指:

1)绝对的无罪

“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3:10)所说的就是这个概念。这是按神绝对圣洁的标准而言的。这也是我们华人常说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要表达的。圣经提出这个概念,就是要说明,没有一个人凭自己有资格说他可以上天堂。因为上天堂的必要条件就是绝对的无罪,即这里所说的义。因此,神的意思是要想上天堂?就必须在人自身的条件以外,寻求另外的途径。这也就是圣经所说的,任何人如想凭自身努力来遵行律法,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能通过律法主义的修行之路达到神绝对义的标准而归回天家了。

2)相对的义人

既然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是有罪的,那么是否所有的罪人在神的眼中都一样呢?当然不是。

当所多玛罪大恶极,其末日来到神的面前,神决定要将之彻底毁灭时,亚伯拉罕却对神说:“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创18:25)当神面对亚伯拉罕这样的提问时,神并没有粗暴的回答:“哪有义人?一个也没有!”祂却回答说“我若在所多玛城里见有五十个义人,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的众人。”(创18:26)结果在那城里只找到了一个义人:罗得。当然,我们都清楚,罗得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罪的人,他被称为义人,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圣经常用义人、恶人来评论、对比和区分人,却很少用好人和坏人(有,但不多)。好人和坏人,通常所描述的重点在一个人的性格和性情。中国人有句话一语道破:“老好人”,大家当然能体会其中的含义。例如,圣经描述初期教会的门徒巴拿巴时这样说:“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徒11:24)其实他本名叫约瑟,巴拿巴是他的一个绰号,意思是“劝慰子”(参徒4:36)。很多时候,这様的好人可能很得人的喜欢,但却在大是大非面前,显出懦弱、缺乏原则、感情用事。

但义人则有更高更深层次的含义。圣经中的义人通常是以相信并敬畏神为前提,有神的公义、怜悯为追求目标的人。这样的人心地正直光明,勇敢正义有担当;虽然持守真理原则却仍有丰富的慈爱怜悯。圣经在描述主耶稣的肉身父亲约瑟,在他不明真相,只知道未婚妻马利亚未婚先孕时,就说:“她丈夫约瑟是个义人,不愿意明明地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太1:19)虽然他不绝对完美,但却被称为是义人。

3)在某件事上相对的义

这是特别对审判官说的,如:“人若有争讼,来听审判,审判官就要定义人有理,定恶人有罪。”(申25:1)这里的义人与恶人,并非指这个人的整体;而是指他们在所争讼的具体的那件事上。还是请大家注意,圣经仍然不用好坏、对错;而是用义与恶。这主要是审判的标准,是要按神公义的律法为准绳来施行审判的意思。

4)被神算为无罪的人

这个在圣经中叫做:“称义”。使徒保罗在彼西底的安提阿犹太人会堂里讲道时所作的见证:“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就都得称义了。”(徒13:39)被神称义之后的人,就在神面前绝对无罪了。这是神自己所定的方式,就是有罪的人,只有真切地悔改,放弃败坏的旧我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相信接受主耶稣为救主,并把自己委身给主,神就赦免此人的一切罪而被神称为义,在圣经中简称:“因信称义”。因信称义的人就从被定罪的地位上得了释放而自由了。因为这样的赦免和称义都是绝对的,这就是使徒保罗所说的:在靠摩西的律法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主耶稣就都得称义了!请大家特别注意这里的“都”字,表示绝对完全了。

亲爱的弟兄姊妹,但愿我们明白圣经中“义人”这个词的不同用法,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被神称义的人。

(张但理牧师)